与新邵坪上镇大同福地的相遇,有一种在旅途中“回家”的情愫。
这里的山水,这里的屋舍,带着岁月的底色和味道,在我的心中,这里是一片滋养高雅兴味和脱俗性灵的“养心的山水”。
坪上镇古称大同镇,位于新邵县西北边陲,北靠冷水江市,东邻涟源市,南接潭溪、寸石两镇,西与大新乡隔江相望,是新邵的北大门。近年来,该镇利用境内优美的山水资源、深厚的人文历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同福地生态园,是政府招商引资来新建成的生态旅游基地。园内有数百种珍贵名树,有一千多种花卉,有5公里环行绿道,有清澈静谧的水库,秀美的湖心岛上还有古朴的四合院、风情的吊脚楼……
从大同福地任何一处看去,都拥有绝佳的视野。山的宁静,水的清幽。青山绿水、奇花异树、乌篷小舟、野鸭白鹭……宛若一幅水墨山水画,让人怎么也看不厌。走进大同福地,心灵会得到一种脱胎换骨的洗礼——世事的烦扰统统抛于脑后,看着碧波涟漪、听着禽鸣兽叫、闻着碧草馨香,这种闲情逸致,让所有人静心养心。
在这里,可以约几个人一起登山,一路上辨识各种植物;或沿着环湖绿道,跑跑步,出上一身大汗后,再坐到湖边喝一杯上好的红茶;或者打开吊脚楼的窗户与大门,任由穿堂的湖风灌满房间,然后在地板上散漫地睡觉;或者在青砖房的四方井中,拉二胡、练书法;抑或站在湖边趁着习习湖风,吹吹口哨……
初夏漫步大同福地,园内百花盛开,仿若在举行盛大的花展,迷人惑人媚人。夏秋之际走进大同福地,可以欣赏到多彩多姿晨雾暮霭。晨暮之时,大同福地水面时常云雾缭绕。那神奇的晨雾,使江畔的山峦就像沉睡中的天上仙女,云雾随着她温柔的气息流动,时而浓掩密卷,如混沌未开;时而缥缈轻盈,似轻纱飘拂,让你完全忘了云雾之下还有水流,仿佛在警幻仙子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人迹稀逢、飞尘不到”的仙境,身不由己地飘飘欲仙起来。
傍晚,一轮落日,斜挂于朗概山腰,醉人的晚霞披洒在水面上,波光潋滟,霞光蒸腾,如织如带的河面宛如蒙纱含羞的少女,此时更显得多情妩媚,楚楚动人。它那几百米宽的湖面上,轻舟悠悠忽忽地划着,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小鱼围着小舟追逐嬉戏,顿时“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尽在眼前展现。待一阵阵微风轻掠,蒸腾飘逸的暮霭随风而来。眼前如一座变幻的舞台,柔情荡漾的碧波拢上了轻纱,清朗明秀的山峦隐隐绰绰,如一幅“淡烟流水画屏幽”的水墨长轴,尽显水墨丹青的意韵。
古往今来,山水福地是优美自然风景与人文结合的赞誉,包含着一种抬头仰望,低头思索的审美养生观念和一种进退自如的度假心态与山水智慧。大同福地,也不外其理。独特的大同精神、乡土文化、美食文化等等构成了坪上丰富的精神文明,也成为了大同福地生长的财富。
坪上俗有“文化之乡”美誉,自古以来,勤劳的人们,世世代代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许多仁人志士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有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张干,有当代著名作家谢冰莹,有原湖南省《大公报》总编辑李抱一等,百年名校新邵二中座落在大同福地旁边。
坪上原始土产资源丰富,加上坪上人的聪明智慧、心灵手巧,又习惯于标新立异,所以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他们吃泥蛙不剥皮,吃泥鳅、黄鳝不破膛,二两以内鲫鱼不去肠,过夏至必吃猪肉,过端午必吃捣蒜泥拌红苋菜,过中秋必吃牛肉,其特色就在于与众不同。坪上最有名的特色菜要数坪上牛肚。坪上牛肚除了嫩爽,甜香,辣纯,脆润之外,还有说不清、道不明、品不尽、味无穷的孤品独味,堪称世间一绝。
去大同福地,一定要放慢脚步,别急着非要看什么,非要吃什么,一定要学会悠然自得,垂钓品茶,书画娱乐,尽情休闲,让惬意时光成为你的幸福生活。(欧阳德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