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3.html
疫情期间,李丁与抗疫一线医生交谈

“戴好口罩,别聚集。”去年疫情期间,在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一位防疫干部的身影至今让百姓记忆犹新,他每天拿着小喇叭在街上喊话,成为新邵县一道“风景线”。虽然他刚到酿溪镇工作一年,但大家对他并不陌生。

他正是共青团邵阳市委副书记、酿溪镇党委书记李丁。

年7月,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李丁积极响应国家“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定向选调到甘肃武威市工作,其中有两年半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在西部藏区乡镇工作。年8月,李丁的家乡湖南新邵开始实施“人才兴政”政策,他又回到了邵阳,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李丁的座右铭写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正是母校清华大学的校训。他谈道,3年的清华研究生岁月,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是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了今天的他。而在李丁的身上,我们也确实能感受到他的君子处事,追求自我进步,刚毅坚卓,永不停息,容载万物。

从他乡到家乡坚持“三个始终”

年毕业至今,李丁已经工作了8年,到过人烟罕至的藏区,走过崎岖坎坷的山路,李丁的任职轨迹横跨2个省,到了3个乡镇,干过4个岗位。多年工作经历并没有让李丁忘记为何而出发,他始终坚持“三个始终”,这是共产党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清华学子的自我勉励。

首先是始终不忘初心,不忘人民群众。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情况千变万化,基层任务千难万难,基层的干部千辛万苦,这是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但李丁一直坚持用心用脑用力用情在服务基层,因此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一件感人的往事令李丁难以忘怀。年,他挂职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某天夜里,雨雪大作,村里发生了局部大洪水。凌晨1点,李丁接到村主任电话,说许多养殖小区情况危急,牲畜需要紧急转移。李丁和司机驱车前往,村民们积极配合。转移完毕后,窗外的雪更大了,温度下降到零下20度。李丁的车深陷冰泥。村民们纷纷赶来帮忙,有的脚上穿着单鞋浸泡在水中,有的用双手扒开泥巴为车开路。这些年每当遇到困难时,李丁总会记得这一幕,“自己何德何能让村民如此相待。”李丁感叹,你把百姓的生命当自己的命,百姓也就把你的命当成他们的命。

其次是始终在思考中前进,不忘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丁相信调查研究如同“十月怀胎”,而决策落实恰同“一朝分娩”,没有这个调查的量变过程就达不到科学认知的质变效果。因此,他在工作中很注重调查研究和工作思考,工作期间写了近6篇调查报告,以及20万字的工作笔记及问题思考。

“每当我遇到困难坎坷时,我会偶尔翻出来看看,心中增添几许人生成就感,这是我的调研成果,也是我的初心所在。”李丁说道。

李丁走访居民,详细了解家庭情况

第三是始终不忘总结思考。李丁常说,人是靠着总结吃饭的。在基层工作时,李丁一直没有忘记思考农村问题。他谈到,现实的基层工作处在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中间,上面的政策与下面的落实也存在不一样的情况。他分享了在工作中的一个体会:中国再大的事情,只要在基层落实好了,都是小事;中国再小的事情,如果在基层落实不好,都是大事,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基层的工作都是千丝万缕,同时基层的干部是千辛万苦,如果没有学会这种总结提升的能力,就只会在原地打转。

基层管理见成效:“三个一”的有益探索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新时期社会深刻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酿溪镇工作两年来,李丁通过学习调研,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一”上。

一“网”无前。网格化管理要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县委有要求、群众有期待、工作有需要,符合酿溪实际,因此李丁只能进不能退。全镇目前共设置实体网格个,每个网格为-户,每个网格按照“1+1+1+N”模式配备力量,即每一个网格配备1名镇干部、1名社区干部、1名党员组长、若干机关下沉干部及社会志愿者,并且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这种组织保障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网”情深。网格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群众,坚持“双管齐下”,群众走上来和干部走下去相结合。因此,李丁提出了网格员“五个一”的工作标准:一双“智慧眼”,一双“飞毛腿”,一张“婆婆嘴”,一颗“为民心”,一条“基本线”。

一“网”打尽。网格化管理解决了社区治理的边界问题,使得基层治理结构和功能“全网连接”,底线工作、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和特色工作4板块工作均在网中得以落实、夯实。

尽管在社区治理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李丁也非常清醒地看到酿溪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他认为工作离组织要求和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特别在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上的差距为“量级”。“我们希望利用后发赶超优势,弱鸟先飞,抓铁有痕,水滴石穿,久久为功。”李丁说道。

李丁深入社区,察看日常防疫工作

在此基础上,他探索完善“清单化安排、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督查、精细化考核”等“四化”制度和“一线工作法”,社区治理成效明显。年,酿溪镇《“四化一线”法和“”防控法》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基层领导干部提升七种能力案例精选》一书案例。他经常带着问题入户调查研究,撰写农业产业发展、疫情防控对策等4篇调查报告,其中发表了2篇。他善于运用“土话”、“俗语”等做群众工作,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变为老百姓通俗易懂的小道理,他经常上党课,党员干部评价很高,干部听他的课“不瞌睡”。

李丁与社区干部交谈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李丁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是一个典型的“拼命三郎”,他常对干部说“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干完,绝不拖到明天”。年,他在工作督查中不慎跌落,医院手术,伤口未愈便带病坚持工作,让大家既感佩又心疼。“他身上始终有一股干事的韧劲,感染着大家,使我们工作有方向感,医院手术恢复期间,为医院召开了班子会,创造了全县先例”,酿溪镇党政综合办主任姚哲说道。

在疫情防控上,他工作部署早、抓得紧,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一线督查,带头喊话劝阻,与家人自动隔离30天,每晚工作至凌晨1、2点。他服务意识强,常常和干部一起在雨雪里走村入户宣传政策,在贫困村翻山涉水处理矛盾,在救灾现场帮助抗洪救灾。

他工作高度负责,敢抓敢管,善作善成。在寸石民居改造、垃圾中转站等县重大项目建设中,靠前指挥,敢于担当,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年,寸石镇获17项市县工作先进,年度绩效考核全县乡镇第一,在全县第一个成功创建市级卫生乡镇。全镇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工作成效明显。在县城城关镇酿溪镇工作,人口多、体量大、矛盾杂,他认真履职,真抓实干,率先示范,带领干部群众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年,酿溪镇获得13项省市县级先进。李丁连续三年立三等功、获年新邵发展“突出贡献奖”(共5人),湖南省委党校第59期中青三班“优秀学员干部”。

“干任何工作都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作为清华学子,既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我想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那么一股子劲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李丁感叹到。

最美抗疫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年疫情肆虐,自大年初一开始,李丁就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每天工作到凌晨,早上6点又起床。在一次工作巡查中,他不慎摔伤左脚,依然坚持工作。

酿溪镇副镇长唐艳提起李丁,说他既是“指导员”又是“战斗员”,“李书记是我们全镇疫情防控总指挥长,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都会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他都会把当日工作列好清单,发到镇、村(社区)干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