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年潭府集中安置点。(资料图)
新闻专题:决胜易地扶贫搬迁
红网时刻通讯员刘准龚杰媛记者刘玉先长沙报道
易地扶贫搬迁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的考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项浩大工程,更是人类向贫困宣战的一次伟大创举。湖南,坚持高位谋划,高强度推进,举全省之力,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政治担当确保高位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事关脱贫攻坚工作全局。
湖南省委、省政府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在全国召开专门部署会议后的第三天,随即在全国率先拉开易地扶贫搬迁大幕。在中国第一个工农兵政府诞生地——茶陵县启动了全省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国近千万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其中,湖南69.4万,相当于搬迁一个大县的总人口规模。涉及全省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搬迁超万人,且重点集中在武陵山、罗霄山脉深度贫困地区。搬迁任务之重,位居全国前列;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为全力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坚持高密度研究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坚持深入一线带头抓、用情抓,先后10余次召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大会。成立了由省领导挂帅的“双召集人”高规格联席会议制度,坚持经常下到项目工地,督促进度、查找问题和解决难题。编制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出台了《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省发改委建立委领导联点包片责任制,市、县党政一把手坚持亲任指挥长,省、市、县、乡、村“五级党政主要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省上万名党员干部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大战,用不停的脚步丈量出识别的精准,用心血与汗水浇筑起搬迁的速度,以实干与担当托起贫困群众安居梦。
严格责任落实机制、问题发现整改机制、考核问责机制,以%的到户核对检查和“零容忍”态度对待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核实再核实,排查再排查,三次搬迁对象动态调整,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清退,新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确保“应搬尽搬”,誓言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同时,省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分5批共组织人,历时一年的时间,对全省已建成的搬迁房进行全覆盖核查及“回头看”核查,所有问题面对面进行交办和督促整改到位,严守“四线”标准,坚持搬迁、复垦两不误,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经过三年苦干实干,全省上下用奋斗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动人赞歌,用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精神,在三湘大地树起了一座座易地扶贫搬迁的时代丰碑。
户、69.4万人的搬迁任务三年如期完成,投资多亿元,建成集中安置项目个,总面积万平方米。湘西腊尔山高寒山区的搬迁群众说,寒冷的冬天,我们不再冷;长期住在羊圈里的鹤城区53岁搬迁户夏运金幸福地脱了单;平江县岁的蒋姿融老人从土墙屋搬迁进了砖瓦房。
行进在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现场,一个个集中安置点,一栋栋崭新房屋,如同一道道靓丽风景,令人目不暇接,给如诗如画的湖湘大地抹上了现代和幸福的色彩。
邵阳武冈市邓元泰镇凤溪村安置点周艳荣夫妇在新房子前开怀大笑。(资料图)
坚持创新引领“搬”出湖南特色
与全国其他省份不同的是,湖南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总量大,且分布区域相当分散,“精准识别”难度大,建设任务重,后续帮扶的压力大。为此,湖南坚持创新引领,搬出湖南特色。
——精准识别大胆探路。为确保应搬尽搬,我们在全国首创了“先定区域后定人”的高精度识别经验,将搬迁区域锁定在高寒、地质灾害、石漠化等深度贫困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扣好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粒扣子”。同时,大力推行集中安置,将全省个集中安置项目的选址向城镇中心区、园区、景区和交通要道靠拢,集中安置比例达61.5%。
——建设模式开全国之先。易地扶贫搬迁“搬”的是幸福房,更是安全房与放心房。创新运用“互联网+易地搬迁”的全过程监管模式,率先出台了易地搬迁建设减费政策,摸索出了项目建设“总承包、零利润”的湖南经验,全省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全部委托省建工集团进行EPC,极大地实现了设计优化、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严控造价,确保了质量安全和总体进度。
——服务创新特色鲜明。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在稳。稳不稳得住,关键靠服务,让搬迁群众住的安心与舒心。为让搬迁户有较强的便利感和融入感,全省超80%的集中安置点均为搬迁户开辟了微菜园,有的还建设了婚丧嫁娶的公共用房,涟源、资兴在集中供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全新探索得到国家发改委高度肯定。涟源市伏口镇成立安置区服务中心,由乡镇干部和社区干部专门坐班,为搬迁户提供物业管理、矛盾调处、法律援助、生活就业等一系列服务。资兴市三都镇积极探索集中安置点与敬老院相结合,实行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星级服务和家的温暖托起了特困人员的生活希望。
——党建引领夯实有力。易地扶贫搬迁,搬的是房子与地方,稳的是人心与信心,不变的是旗帜与追求。湘乡、桂东、汝城等地,坚持易地搬迁到哪里,支部堡垒就建到哪里,为民服务的责任就延伸到哪里。祁阳县探索扶队伍建堡垒的“四建四扶”模式,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全面激发了易地搬迁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宁远县柏家坪镇集中安置点率先成立了党支部,推选党员担任楼栋长,开设了党建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区,慈利县江垭镇佛塌坪集中安置点,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贫困户知党恩、感党恩,从思想上拔穷根。
一次次大胆创新与探路,彰显的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湖南精神,“易”出了“湖南风景”,“扶”出了湖南希望,“搬”出了湖南特色。
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房钥匙发放仪式。(资料图)
坚持后续帮扶不忘使命初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致富则是初心。
超前谋划后续帮扶工作。年在制定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时,省联席办就规划了后续产业建设工作,并摸索出了“扶贫车间”、光伏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等脱贫新路径。年在搬迁任务最重的湘西地区开展后续产业及就业试点示范,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搬迁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农林产业基地,以及吸纳搬迁贫困户就业的企业给予奖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带动搬迁户脱贫致富。通过参与产业建设,全省上10万个搬迁家庭实现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各地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能致富的第一选项,变人口负担为人口红利,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沅陵县在全省率先探路“扶贫车间”模式,重点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乡镇村集体闲置场地和集中安置点创办厂房式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企业+车间+贫困户”脱贫帮扶新路子。平江县洪家塅安置区依托职校培训,搬迁过来的名健康劳动力,三分之一到县城从事服务业,三分之一实现园区就业,三分之一劳务输出,基本实现家家有稳定收入来源。吉首市经开区集中安置点,园区企业为户搬迁户中的户安排了就业岗位。石门县三圣乡探路小镇模式,组织搬迁户组建4大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凤凰县做足旅游文章,将集中安置点全部选址布局在“快进慢行”精品旅游线路上,70%的搬迁户吃上旅游饭,乘上了旅游致富快车。古丈、保靖等地打造“潇湘茶”品牌,鼓励搬迁户参与“潇湘茶”种植,给搬迁户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新晃县依托地理标志产品——新晃黄牛,采取“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带动搬迁户增收脱贫。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常宁市西岭镇巧借易地搬迁的机遇,搞起了以石林为龙头的特色休闲游,在石头山上发展茶油经济,种植无渣生姜,96个搬迁户今年底可全部实现脱贫。祁阳县55岁的易地搬迁户刘国发,通过扶贫贷款进行规模养殖,现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鹤城区花果山集中安置点将规划建设的近2万平米的农贸市场和门面,免费租给搬迁户“练摊”来练胆,练就闯荡市场和脱贫的信心,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花最少的钱,住最好的房。
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易”出了新天地、过上了新生活,一张张笑脸绽放在青山绿水中、幸福生活里。
人心齐,泰山移。
在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省委、省政府已发出脱贫之战总攻令。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答卷人,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决战决胜,坚决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夺取湖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新邵县白水洞村集中安置点。(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