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5日讯(记者曾珍通讯员何灿)2月的金龙山上雾气弥漫,小河村的公鸡陆续打鸣,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刘颂华推开门,望着这熟悉又亲切的大山,开始思索着,“快过年了,今年腰包鼓鼓,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小河村位于新邵县坪上镇金龙山下,山高坡陡,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被称为新邵县“小西藏”,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人,贫困率高达30.7%。而如今,小河村已经实现百分百全面脱贫。
农光互补“扶贫车间”。
年3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帮扶工作队来到了小河村,在海拔米的金龙山北麓,找到了大片原生态的野生茶树,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有机质,脱贫的曙光就此点亮......
半年后,一座透明的玻璃厂房拔地而起,光伏发电做能源,机械化制茶设备,集加工,晾晒、储存、展示为一体的光电互补“扶贫车间”逐步成型,“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完善。打造野茶品牌、注册商标、获SC食品生产许可、欧盟出口CE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茶叶被纳入全国扶贫产品等多个网站销售名录,一张张订单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行列。
正在揉茶的贫困户。
从年的斤到年的斤,小河野茶年产值达到万元,成为小河村打开财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做好“致富茶”后,工作队引进木耳、松茸等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高山黑木耳”品牌,预计到年上半年共能收获鲜木耳6万斤,村集体可增收36万元。
村民采摘黑木耳。
春采茶,秋木耳。制茶是每年4月、5月、7月、8月,而黑木耳9月下种,来年2月长成。木耳加工完,茶叶就紧跟着上,生产及加工周期完美错开。这让小河村全年有事做,全年有钱赚。同时还引进黄桃、脆酥枣等,形成市场化及利益分配机制。
“宝宝们、老铁们,我是刘磨王,小河村最靓的崽!”刘颂华通过抖音直播销售自家的蜂蜜。村里路通了,电足了,网络全覆盖了,养蜂达人刘颂华的心思逐渐活络,蜂箱也发展到如今的85箱,也成了“网红”,蜂蜜销量一路上涨,小河村的村民也纷纷学习直播。本土网红品牌“刘磨王”土蜂蜜、土腊肉等实现农副产品“多点开花”。
村书记刘泽荣正在发放今年第一季村民采茶工资,74位村民现场领取工资16万余元。
小河村还精心打造旅游和消费为一体的“1+1”扶贫模式,举办“5.12”登山节、“9.19笑满三湘”、“8.8星空露营节”等活动,展示秀美风光和特色风土人情。共接待包含台湾少数民族民意代表团游客1.5万余名,带动旅游+消费扶贫销售万余元,实现消费扶贫和旅游扶贫有机结合。
截至年底,村民人均收入增长到1.5万元,村集体纯利润突破50万元,连续2年全村医保由合作社出资缴纳,村级班子得到强化,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楼房星罗棋布,道路宽敞通畅,扶贫产业链基本成型,村民们走在小康路上,笑意融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