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6日讯(记者肖霄)今天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邵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创新引领专场发布会举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邵宁发布新闻。
新中国成立以来,邵阳市科技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回顾邵阳科技工作走过的历程,邵阳经历了基础较好、逐渐滞后和后发赶超三个阶段。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邵阳的科技基础在全省颇具地位:湖南的第一台汽车、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计算机就是在邵阳诞生。邵阳市计算机厂的技术人员在全国排名前列,院士李国杰曾在此工作,所生产的DJS-计算机在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先进的计算机。随着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以及邵阳地处相对偏僻,一些大型军工企业迁走,一些厂矿破产关闭,人才资源往沿海地区流失,邵阳科技工作渐渐滞后。
年以后,邵阳市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企业支持等方面逐年加大力度。虽然财力有限,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在全省居于落后水平,投资环境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年全市召开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暨科技奖励大会,有21个项目多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市科技进步奖,2人获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市人民政府首开先河,聘请了12名院士、长江学者为邵阳市科技经济顾问,打造该市的高级人才团队。
70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转变发展理念、优化顶层设计,调整产业布局。市科技局顺势而为,将着力点放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上。近五年从国家、省里争取科技项目研发资金近3亿元。在邵阳基础差、底子薄、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年该市研发经费投入达25.5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3%,仅次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
通过7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质量发展,邵阳市的科技工作积累了迈向新时代、勇攀新高峰的底气和实力。
高企数量和高新产业的增长为邵阳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年来,邵阳市共获省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获得中国专利奖1项,湖南专利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成功申报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5个,其中新邵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项目”获得无偿资金0万元。
科技创新平台是重要的创新载体,现在,经省科技厅认定审批的平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基地)10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其中邵阳学院获批组建了“湖南省豆制品加工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和““高效动力系统智能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组建了“湖南轻工行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批准组建了雪峰种业、宝东农牧、医院等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极大的增强各创新单位的竞争力、战斗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