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彭雅惠
又到一年清明时。每年清明节前后,雨水频繁,却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
一点星星火,能毁万亩林,林业部门守护青山、防患未“燃”。日前,省林业局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倡议大家以网络祭扫、敬献鲜花、植树护绿、清扫墓碑墓地等方式祭奠逝者、寄托哀思,林区内禁止焚香烧纸、燃放烟花鞭炮。
祭扫、农事用火集中于清明期间,是湖南省森林高火险期
截至4月1日,30万份《禁火令》已送抵新邵县各村各户。“清明节前,我县发出了‘史上最严’禁火令。”新邵县副县长彭利说,全县各村离林缘米范围内都定为森林高火险区,每年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定为森林高火险期,在森林高火险区和高火险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为什么“雨纷纷”的清明时节也被纳入高火险期?
卫星遥感技术记录了近5年湖南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以春季最多、危害程度最高。其中,4月1日至10日清明节前后的火点数量尤为集中。
“长期以来,清明节期间是湖南省的森林高火险期。”省林业局森林草原防火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5年来,我国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人为原因引发占97%以上,其中祭扫用火导致森林火灾的占比居首位,农事用火引发火灾占比居第二位。
今年清明节期间,天气预报显示,3月29日至4月10日全省前雨后晴,气温逐步回升。
省森林防灭火指挥办综合气象、林情、社情等综合影响分析认为,清明节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逐渐由低转高。特别是4月4日至10日,全省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各地要全面启动“特护期管控模式”。
林下可燃物大幅增加,7万多名林长入林巡护
怀化市溆浦县是我省重要林区。从3月28日开始,该县依托“林长制”开始实施“天空地”全覆盖护林防火。
根据当地林长办协调部署,全县在启动无人机巡视山林同时,交警对入山扫墓主要路口车辆进行管制,森林公安开展防火、防疫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县内所有乡镇及行政村在辖区内山林主要进出口设立防火卡点,森林消防队员携带扑火设备随时备战,各级林长和护林员全天候巡检责任林区,加紧清理杂草,设置防火隔离带,对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加强用火管控……
截至年底,我省近六成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是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按照国家规划分区,我省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涉及全省14个市州95个县级行政单位。
“林下可燃物超过30吨/公顷,就达到了易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临界值。”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等措施,一方面保护了森林资源,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林下可燃物的积累速度加快,部分地区已经达到50至60吨/公顷,超出临界值近1倍,一旦遇到不利环境因素,就可能引发重特大森林火灾,对湖南省一千多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造成威胁。
“目前,全省都以‘林长制’为统领,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该负责人表示,全省已有7万多名林长和5万余名护林员入林巡护。
加强防范,进山祭扫需扫码入林
早在3月24日,湘潭市就发布了清明祭扫相关提示:全市所有陵园、骨灰寄存场所实行预约、错峰、限流祭扫。居民群众自3月25日起可通过“云上清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278.html